Startup Research #7: Intro 媒合專家顧問

YC Liu
YC Liu's Notes
Published in
3 min readFeb 14, 2024

--

筆者前陣子在想如何在職涯持續進步,其中一個想法是認識更多產業的前輩,剛好就在一篇 Newsletter 看到 Intro — Book experts & get advice 這個「專家顧問媒合平台」,原本意圖是搜尋是否有適合的潛在 Mentor,後來也順手多了解這間公司,並思考平台的意義。

Source: Intro

基本資訊

總部: Los Angeles, California
創立年份: 2020
員工人數: 10–15 [1]

估值與募資情況

2021/10 募了 US$10M 的種子輪 [2],並未揭露估值 (筆者預估 US$40–50M 上下)。該輪由 a16z 領投,其餘投資人包括 Reddit 創辦人 Alexis Ohanian、Goldman Sachs 執行長 David Soloman、籃球員 Kevin Durant、演員 Kevin Hart 與 23&Me 執行長 Anne Wojcicki……等。

不少投資人同時也是 Intro 平台上的「專家顧問」,Intro 當初應該有跟這些專家談定以股票作為加入平台或在平台上提供服務的對價。

管理團隊

Intro 的執行長 Raad Mobrem 過去曾創業並把公司賣給 Intuit。目前管理團隊還包括 CTO、VP of Biz Ops 與 Director x3,看起來整個團隊 10 人上下,還算是規模較小的團隊。

產品與商業模式

Intro 平台上有超過 800 位橫跨商業、設計、健身與美妝等不同領域的專家。用戶可以透過 Intro 跟這些專家約 1-on-1 的 Session,時間與價目在網站上寫得非常清楚。例如跟 Zillow 共同創辦人 Spencer Rascoff 約一個 15 分鐘的 Session 價格是 US$750。

Intro 的商業模式則是跟專家顧問抽取 30% 佣金 [3]

思考與小結

我並不是很看好 Intro,原因如下:
1/ 平台可取代性高
綜觀目前成功平台的特色為 (A) 內容取勝 (例如 YouTube 與 Netflix 有大量內容) 或 (B) 用創新方法解決傳統問題 (例如 Uber 取代傳統計程車)。Intro 平台的功能僅僅只有媒合用戶與專家顧問,我認為可取代性是高的,當競爭對手只抽取 29% 的佣金時,Intro 可能就被迫會陷入削價競爭。

2/ 用戶可選擇跳過平台
平台會碰到的其中一個挑戰就是用戶可能會直接跳過平台。以 Intro 為例,當用戶跟專家顧問約了一次 Session 之後,若有後續的合作,就非常可能不再會使用 Intro,而是直接跟專家顧問聯繫。

3/ Intro 種子輪募了 US$10M,算是規模相對較大的種子輪,不過 2020-2022 COVID 期間的估值也都給的相對高。目前還沒對外宣布募完 A 輪,應該代表還沒找到 traction。不過以目前較小的組織規模,US$10M 應該還可以維持營運一段時間。

Source

[1] Intro Linkedin
[2] Intro’s app attracts Andreessen, Seven Seven Six, Kevin Durant to connect celebrity e-design experts with those seeking advice (TechCrunch, 2021/10/13)
[3] Intro is the latest app to directly connect celebrities with consumers (FastCompany, 2022/08/04)

--

--

YC Liu
YC Liu's Notes

Tech & Finance Writer || M&A @ Pre-IPO Healthcare Company || Strategy & Business Development @ Series A AI Startup || EE & Econ @ NTU